空運背書

關于承運人責任限制的通知

如果行程的最終目的地或某個中途停留地點位于出發國家之外,則《蒙特利爾公約》或《華沙公約》適用,同時在大多數情形下限制承運人對貨物的滅失、損壞或延誤所負的責任。除非申報更高的價值,否則上述公約中規定的承運人責任限制應如同第4條中所述。

 

 

※ 此決議由所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貨運代理人管理。

 

合同條件

 

  1. 在本合同及上述相關通知中:

 

“承運(yun)人”包括簽(qian)發本航(hang)空(kong)貨運(yun)單的(de)航(hang)空(kong)承運(yun)人,以及承運(yun)或承諾承運(yun)貨物或提供(gong)與航(hang)空(kong)運(yun)輸有(you)關的(de)任何(he)其他服務的(de)所有(you)航(hang)空(kong)承運(yun)人。

 

“特別提(ti)款(kuan)權(quan)(SDR)”指國際貨(huo)幣(bi)基金組織定義(yi)的特別提(ti)款(kuan)權(quan)。

 

 “《華沙(sha)公約》”指適用于本(ben)運(yun)輸合同(tong)的(de)下列任何文件:

 

1929年10月12日在(zai)華(hua)沙(sha)簽(qian)訂的《統一國際(ji)航空運(yun)輸某些(xie)規則的公約》;

 

1955年9月28日在海(hai)牙(ya)簽(qian)訂(ding)的《修改1929年10月12日在華(hua)沙簽(qian)訂(ding)的統(tong)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的議定書》(以下簡稱(cheng)“《海(hai)牙(ya)議定書》”);

 

1955年簽訂的(de)《海牙(ya)議(yi)定(ding)(ding)書》以及1975年《蒙特利爾議(yi)定(ding)(ding)書》(1號(hao)、2號(hao)或4號(hao),視具體情況而定(ding)(ding))對海牙(ya)議(yi)定(ding)(ding)書的(de)修改。

 

“《蒙特(te)利(li)爾公約》”指于1999年(nian)5月28日在(zai)蒙特(te)利(li)爾簽訂的《統(tong)一國(guo)際(ji)航(hang)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

 

  1. 2.1 運輸應遵守《華沙公約》或《蒙特利爾公約》中規定的責任相關規則,除非此類運輸不是適用公約定義的“國際運輸”。

 

2.2 在不與上(shang)述(shu)(shu)條款沖突的(de)情況下,各承運人執(zhi)行的(de)運輸(shu)及其他相關服務需(xu)符(fu)合下述(shu)(shu)規定的(de)要(yao)求:

 

2.2.1 適用(yong)法律(lv)和(he)政府法規;

 

2.2.2 航空貨運(yun)(yun)(yun)(yun)單(dan)中(zhong)包(bao)含的(de)規定(ding)(ding),承(cheng)運(yun)(yun)(yun)(yun)人(ren)的(de)運(yun)(yun)(yun)(yun)輸(shu)(shu)條件(jian)(jian)及相關規則、規定(ding)(ding)和(he)(he)時(shi)(shi)間表(biao)(其中(zhong)規定(ding)(ding)的(de)起(qi)飛和(he)(he)抵達時(shi)(shi)間除外)以及適用(yong)的(de)承(cheng)運(yun)(yun)(yun)(yun)人(ren)運(yun)(yun)(yun)(yun)價本中(zhong)的(de)規定(ding)(ding),此(ci)類(lei)規定(ding)(ding)均(jun)已包(bao)含在本文(wen)件(jian)(jian)之中(zhong),并且可(ke)在其提供常規服(fu)務(wu)的(de)任何機場(chang)或其他貨物銷售辦(ban)事處接(jie)受檢查。針對往(wang)返美國的(de)運(yun)(yun)(yun)(yun)輸(shu)(shu)而(er)言,托運(yun)(yun)(yun)(yun)人(ren)和(he)(he)收貨人(ren)有權在要求時(shi)(shi)免費獲得承(cheng)運(yun)(yun)(yun)(yun)人(ren)的(de)運(yun)(yun)(yun)(yun)輸(shu)(shu)條件(jian)(jian)副(fu)本。承(cheng)運(yun)(yun)(yun)(yun)人(ren)的(de)運(yun)(yun)(yun)(yun)輸(shu)(shu)條件(jian)(jian)包(bao)括(kuo),但(dan)不限(xian)于:

 

 

2.2.2.1 承(cheng)運人對貨(huo)物(包括易碎(sui)或易腐(fu)貨(huo)物)滅失、損壞或延(yan)誤的責(ze)任限制;

 

2.2.2.2 索賠限(xian)制(zhi),包括托運人或(huo)(huo)收貨人必須就承(cheng)運人或(huo)(huo)其代理人的作為或(huo)(huo)不作為提起(qi)索賠或(huo)(huo)提起(qi)訴訟的期限(xian);

 

2.2.2.3 承運人更改合同條款的權利(li)(若有(you));

 

2.2.2.4 承運(yun)人拒絕(jue)承運(yun)權相關規則;

 

2.2.2.5 承運人(ren)(ren)的權利(li)以(yi)及(ji)服務執行延誤或失(shi)敗相關限制,包括時間表(biao)變更、替代承運人(ren)(ren)或飛機的更換(huan)以(yi)及(ji)改航。

 

  1. 約定的停留地點(可能在必要時由承運人更改)為本文件正面所規定或在承運人時間表中所指示的作為航線計劃停靠地點的相應地點(起飛地點和目的地除外)。根據本合同需由若干連續承運人執行的運輸被視為單次航運。

 

 

  1. 對于不適用《蒙特利爾公約》的運輸,承運人對貨物滅失、損壞或遲延交付的責任限額為每公斤22個特別提款權,除非有其他適用的公約,承運人運價或一般運輸條件規定有更大限額。

 

 

  1. 5.1 除非承運人未經托運人書面許可擴大收貨人的信貸,否則托運人保證根據承運人的運價本、運輸條件和相關規定以及適用法律(包括實施《華沙公約》和《蒙特利爾公約》的國家法律)、政府法規、命令和要求針對運輸支付所有相關費用。

 

5.2 如果未(wei)交付任何托運(yun)貨(huo)物(wu),即(ji)使(shi)未(wei)支(zhi)付相(xiang)關運(yun)輸費用(yong),也會考慮對此類托運(yun)貨(huo)物(wu)提出索賠。

 

  1. 6.1 針對接受運輸的貨物,《華沙公約》和《蒙特利爾公約》允許托運人通過申報更高的運輸價值并在需要時支付附加費從而提高責任限額。

 

6.2 針對《華沙公(gong)約》和《蒙(meng)特利爾公(gong)約》均不(bu)適用的(de)(de)運(yun)輸而言,承(cheng)運(yun)人應根據其一般運(yun)輸條件和適用的(de)(de)運(yun)價(jia)本中規定的(de)(de)程序,允許托運(yun)人通過申報更高(gao)的(de)(de)運(yun)輸價(jia)值并在需要(yao)時支付(fu)附加費從而提高(gao)責(ze)任限額。

 

  1. 7.1 如果部分貨物滅失、損壞或延誤,則在確定承運人的責任限制時需考慮的重量應僅為相關貨件的重量。

 

 7.2 盡管可(ke)能存在(zai)任(ren)何其他規定(ding)(ding),但針對美國《運(yun)輸法》中所定(ding)(ding)義的“外國航空(kong)運(yun)輸”而言:

 

7.2.1 如(ru)果一批貨(huo)(huo)物滅(mie)失(shi)、損壞或延誤(wu),則在確定(ding)承運人的(de)責任限制(zhi)時(shi)需使用(yong)(yong)的(de)重(zhong)量(liang)應(ying)為確定(ding)該批貨(huo)(huo)物運輸費用(yong)(yong)所(suo)使用(yong)(yong)的(de)重(zhong)量(liang);同時(shi)

 

7.2.2 如(ru)果一批貨(huo)(huo)物(wu)(wu)的(de)部分貨(huo)(huo)物(wu)(wu)滅失(shi)、損壞(huai)或(huo)(huo)延誤(wu),則7.2.1中所述貨(huo)(huo)運重(zhong)量應(ying)根據其價值受此類滅失(shi)、損壞(huai)或(huo)(huo)延誤(wu)影(ying)響的(de)同一份航空貨(huo)(huo)運單所涵蓋貨(huo)(huo)物(wu)(wu)件數按比(bi)例計算(suan)。在一件貨(huo)(huo)物(wu)(wu)中一個物(wu)(wu)品或(huo)(huo)多個物(wu)(wu)品滅失(shi)或(huo)(huo)損壞(huai)情況下,適用的(de)重(zhong)量應(ying)為整(zheng)件貨(huo)(huo)物(wu)(wu)的(de)重(zhong)量。

 

  1. 適用于承運人的任何責任排除或限制規定均應適用于承運人的代理人、雇員和代表,以及承運人使用其飛機或設備進行運輸的任何人員及此類人員的代理人、雇員和代表。

 

  1. 承運人承諾以合理的運行調度完成運輸。在適用法律、運價本和政府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承運人可以使用替代承運人、飛機或運輸方式,恕不另行通知,但要充分考慮托運人的利益。承運人經托運人授權,可以選擇其認為合適的航線和所有中途停留地點,或者也可更改或偏離本文件正面所示的航線。

 

  1. 收貨人提取貨物并且未提出異議,即視為貨物已經在完好狀態下按照貨物運輸合同完成交付。

 

10.1 如果貨物滅失、損壞或延誤,收貨人必須向承運人提出書面投訴。此類投訴必須符合下述要求:

 

 

10.1.1 在貨物損壞情況下,于發現損壞之后立即提出,最遲必須在收貨日期起14日內提出;

 

 

10.1.2 在貨物延誤情況下,當自貨物處置權交給指定收貨人起21日內提出;

 

 

10.1.3 在貨物未交付的情況下,自航空貨運單簽發日期起120日內提出,或者如果未簽發航空貨運單,自收到承運人運輸貨物日期起120日內提出。

 

10.2 此類投(tou)訴可以(yi)向(xiang)使用其(qi)航空貨(huo)運(yun)單(dan)的(de)承(cheng)運(yun)人提出,或者(zhe)向(xiang)在其(qi)執行的(de)運(yun)輸過程中(zhong)發生(sheng)貨(huo)物滅失、損壞(huai)或延(yan)誤的(de)***承(cheng)運(yun)人、***承(cheng)運(yun)人或承(cheng)運(yun)人提出。

 

10.3 除非(fei)在10.1中規定的時限內以書面形式提(ti)出投訴,否則不得針對(dui)承運人提(ti)起(qi)訴訟。

 

10.4 除非自(zi)飛(fei)機(ji)抵達目的地日期(qi)(qi)起兩(liang)(liang)年(nian)內,或(huo)(huo)者(zhe)自(zi)飛(fei)機(ji)應抵達日期(qi)(qi)起兩(liang)(liang)年(nian)內,或(huo)(huo)者(zhe)自(zi)運輸停止日期(qi)(qi)起兩(liang)(liang)年(nian)內提起訴訟(song),否則(ze)針對(dui)承(cheng)運人所擁有的任何索賠權均(jun)應終止。

 

  1. 托運人應遵守貨物運往或運離的任何國家的所有適用法律和政府法規,包括貨物包裝、運輸或交付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同時應在為遵守此類法律和法規而必要時提供此類信息并將此類文件附于航空貨運單中。承運人無需對托運人承擔任何責任,而托運人應就其未能遵守本條款的規定而導致承運人產生的損失或費用向承運人提供賠償。

 

  1. 承運人的任何代理人、雇員或代表均無權變更、修改或廢止本合同的任何條款。

 

 

上一篇:海運背書     下一篇:聯系我們
合作伙(huo)伴
版權所有2021©深圳中龍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備案號: